
发布日期:2025-04-10 22:04 点击次数:139
2025年4月8日上午,正在上班,突然得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我敬爱的张建华老师昨晚在北京因病去世。
展开剩余85%听到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我一时呆在原地,沉浸在失去恩师的悲痛中。
时间一下子回到1987年的9月1日,我以全乡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左坊中学。张建华老师成了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教我们英语课。实际上,张建华老师那时候刚高中毕业,只大我6岁,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哥。因为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张老师那时对我们高度负责,充满了对教育的热情与激情,他一定是想一炮打响,想让我们班每个人成才。刚开学,从没有接触过英语的我们,感觉每天如坐针毡,有几个男生与张老师唱对台戏,故意乱说26个英文字母。张老师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接下来单独辅导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我那时也很愚笨,张老师教给我笨办法,在英语单词后面加注中文,如book读作“布克”,knife读作“来福”,效果还真好,中考时,我英语考了86分(总分100分),后来,我一直没有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如今,我英语还是不错,基本上可以读写说,特别能够跟外国人进行基本对话,感谢张老师那时候为我英语打下的坚实基础。记得第一次交英语作业,张老师给我打了一个“good”,以为自己成绩最好,后来才知道,还有很多人得了“better”和“best”。张老师知道我们农村来的学生基础差,他坚信“勤能补拙是良训”,要求我们勤奋学习,多背单词,熟悉语法,理解课文,多做题目。在初三第一个学期结束时,快到过年了,张老师心急,他主动要求免费为大家补课。当时很多同学不理解,还在心里骂他,故意不让大家放寒假多玩几天。1969年出生的张老师,那时候他才18岁,单身一人,他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他认真备课,上课讲的都是“干货”,下课布置作业,晚上自习课,他几乎每天守在教室,生怕我们荒废学业,遇到这样高度负责任的老师,是我们今生的福气。
对学生,张老师严宽有度。严厉方面,记得有一次大热天,我跟几个调皮的同学一起到附近范坊村捉泥鳅,然后在小溪里洗澡,一时玩得起劲,忘记了上课时间。等我们一路跑到了教室,张老师已经站在门口“迎候”,他愤怒地用书本往我们头上砸去,说道:“你们厌恶读书,喜欢种田是吧,现在就叫你们父母来接你们回去,你们在深水里洗澡,出了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我们在教室外烈日下罚站一个小时,受到了教育,从此再也不敢调皮捣蛋。宽容方面,记得左坊中学教室门口有一座小山,我们初二的时候,开始分到了“责任田”:每个学生下课后,必须去“挖山”,我与温华林、平建忠分到一组,温华林个子高,体力好,对我与平建忠平分任务,张建华老师知道后,找到温华林,叫他多分担一些。晚上下完自习课,张建华老师总是帮助我们这些个子小的学生挖土。土车、锄头、铁锹、簸箕、扁担,那是我们当时劳动的工具,艰苦的体力劳动,磨炼了我们的意志。直到初二放暑假后十多天,我们总算把小山挖平了,记得那一天很热,张老师自己掏腰包为我们大家买来了包子、馒头,作为犒劳,那是我这一生吃得最有味的包子、馒头。
当然,张老师也在处理一件事情上留下了遗憾。记得初一的第一个学期,班上的学霸程同学,学习成绩基本上排在前三位。在一个晚上,程同学可能吃多了,加上天气冷,泻肚子。我们一个班前面是书桌与凳子,后面就是两层木架子床,大家晚上睡在一起,不太讲卫生,生疮流出了脓血,那时条件艰苦,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大概到了深夜十二点,我早已经进入梦乡,程同学起床,感觉外面很冷,于是,他蹑手蹑脚蹲在前面的课桌下拉起了大便。第二天,女同学闻到了臭味,于是,向上英语课的张老师反映了情况。张老师火冒三丈,骂道:“哪个同学这样缺德,亏你还是读初一的人,你没有脚吗?到外面去方便难道就那么难吗?这是我们上课的教室,不是厕所,今天要是不找出这个人,全班同学都不要下课吃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家心里忐忑不安,都在心里琢磨,到底是谁这样缺德。最后,班上一个调皮的同学供出了程同学,我看到程同学当时脸上一阵红,他肯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第二天,程同学退学回家。后来,张老师几番到程同学家里做他的思想工作,未果。前几年,张老师还说起这件事,心里满是自责,他觉得要是程同学不退学,后来肯定可以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成为一个高级人才。我安慰道:“张老师,说实话,你那时也不过是一个不到20岁的大哥,初涉社会,哪里有应付这种事情的经验呢。”是啊,那时,如果张老师是一个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老师,他可能会私下妥善处理好这样的事情,不会让程同学的尊严受到沉重打击。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永远是那么深厚。记得我们都爱睡懒觉,他早起,叫醒我们大家跟他晨跑,从学校跑到盘亭村窑上,大概两公里。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很多同学坚持晨跑,体质增强了。张老师还组织我们大家打篮球,锻炼身体。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各年级学生到大石壁砍柴,我个子小,与另一个个子小的同学官胜忠砍下一棵杂树,一前一后扛着走。一路上,我累得气喘吁吁,张老师走过来,帮助我们扛起杂树往前走。还有一次上晚自习,那时候社会治安较差,一群社会混混来我们班上滋事,打伤了一个同学,张老师闻讯赶来,与几个年轻教师追着社会混混,最后,把他们送到派出所。毕业后,张老师依然非常牵挂我们班的同学,我们也同样想念张老师。记得2000年5月份的一天,我与米卫平、汤长明、邓小勇到县城他家看望他,结果被告知,他已经调至枫山中学去了。于是,我们四人从县城坐班车到了枫山中学,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张老师。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正在教室上课的张老师,看到我们四个同学来看望他,喜出望外,飞奔出来迎接我们。张老师带我们到了他的简陋宿舍,介绍这些年的情况。随后,他留我们吃中午饭,这是一顿难以忘记的“大餐”,张老师下了一大锅面条,我们吃得很饱。他说,真没想到你们四少(班上人起的绰号)来看望老师,你们是我教出来最优秀的学生,今天真是太高兴了,看来我没有白教你们。后来,逢年过节,班上同学们聚餐,总不忘邀请张老师、许海平老师、朱荣和老师、付广清老师等,张老师与各位老师每次都要嘘寒问暖,关心我们大家的成长。2018年2月初,在温州的饶小梅热情邀请张老师及同学们参加她外孙的百日生日宴会。张老师二话不说,请好了假,坐上中巴,带领同学们浩浩荡荡去了温州。到达温州的那一刻,饶小梅感动万分,失声痛哭,犹如见到了亲人一般亲切,因为初中毕业后,这是她与张老师、同学们27年后第一次见面,在温州,饶小梅也没有多少亲戚朋友,张老师与同学们的到来,给她带来了温暖。生日宴会上,一杯红酒下肚,饶小梅幸福的脸上再次留下激动的泪水。张老师走过去安慰道:“我们就是你的娘家人,我们会给你撑腰,你以后也要经常回金溪走走看看,我们师生情永不分离。”
更多对张老师的记忆,只能翻阅初中时记的日记,其中有一篇摘抄如下:
1989年3月6日 星期一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快上完时,班主任张建华老师对我们说:“大家把凳子搬到新做的左坊乡人民政府大楼去,那里马上要开会。”我们大家马上搬着凳子过去,一路上非常高兴,在那水泥铺的地上走起路来“咯咯”叫。这时,邬兰锋和平建忠同学说去方便一下,我在后面也跟了去,可一到乡政府厕所,却不知该往哪边走,原来厕所墙上没有写上“男”、“女”标志,大家一时都不敢进去。最后我们听到里面有男人说话,于是大家才大胆往那边进去。方便完,邬兰锋同学就拿起一支粉笔要在墙上想写个“女”字,刚写“女”字一横,就被两个左坊乡人民政府的工作人员看到。邬兰锋同学吓得拔腿就跑,我想:邬兰锋同学那种行为是不对的,如果真写了,就会造成很大误会,甚至闹出人命。
从2014年起,我成了一名网络作家,开始漫长的网络文学创作道路。张老师对我的成长继续给予帮助,记得当我一写出一部新的网络小说或者获得了什么奖,张老师第一时间来电祝贺,并转发朋友圈宣传。张老师多次在他人面前介绍我:“这是我的得意门生官亚兵,笔名路远,网络作家,写了几部网络小说,获得几个大奖,请你们多关照。”说完,他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自豪感与成就感油然而生。
如今,我也从一个青涩的青春少年,步入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人生下半场,我们将不断适应“告别”场景:告别曾经的老师,告别曾经的亲戚,告别曾经的好友等。但是,有些人虽然永别了,但他们给予过我温暖与力量,是我一辈子不能忘记的,张老师是其中之一。
最后,只能满含热泪对天堂里的张建华老师再道一声:恩师千古,一路走好!(官亚兵)
2025年4月9日股市杠杆
发布于:江西省Powered by 炒股按月配资网_配资炒股申请_炒股配资平台咨询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